其他

【高管头条】中国为什么要硬怼美国?

2018-04-16 袁浩 IT高管会



IT高管会(ITGGH13----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,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、有意思的观点和事!不一样的人生,不一样的事业,咱们的IT高管社区。合作联系:caocy@yeah.net



中美贸易战让一些精神外国人很是兴奋了一把,各种逻辑清奇的为美国洗地文层出不穷,什么中国不遵守世贸规则,什么中国不“普世价值”,甚至还期盼着中国输掉与美国的贸易战——因为这“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,更便宜的价格买国外商品”,把国外资本描述得如同耶稣一样圣洁。这些谬论我们今天先不忙着打脸。先讨论一个关键的问题——中国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威胁,为什么选择硬怼?

先讲一个大背景,中国现在的综合实力还远不如美国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——管理层当然更加清楚。实际上我们基本的外交策略中对美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环,我们一直在极力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。只要不涉及核心原则问题,我们实际上更多的是选择一种柔软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。

举个例子。2017年川普上台就拿中美贸易逆差说事,然后就有川普访华,我们开出了一个2500亿美元的大单——这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中国的诚意。

但是2500亿美元的蛋糕却远远不能满足美方的胃口;川普回到国内,签署台湾旅游法,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,单方面喊话要求中国立即减少1000亿美元的逆差——中国立刻派出LH这样高级别官员赴美谈判,结果还是不行,美国直接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税,这已经把中国逼到绝境,只能选择奋起反击。

那么,为什么这次中国无法满足美方的要求,让美方选择如此激烈的手段?

原因很简单,美方的要求已经触动了中国的核心原则利益,在核心原则利益上我们无法让步,只能选择强硬反击。

先让我们梳理一下美方对中国的诉求(实际上也是世贸十几年美方一直的诉求,只不过这次美方用更激烈的手段希望压迫中国满足这些诉求):

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,中国政府削减对农业的补贴;

降低汽车关税;

中国政府削减对国企的支持,让国企退出市场;

增加对美半导体、能源的采购;

扩大金融开放;

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,中方不得用“技术换市场”的条件“逼迫”美方出让先进技术;

林林总总主要是这些,川普甚至还蛮横的在这些条件上加了一个金额条件“确保中美贸易逆差能减少1000亿美元”。

这些条件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,就算有部分美方诉求我们可以咬着牙齿做出让步,但是,有些美方诉求已经触动了中国最核心的利益,是根本不可能妥协的。

为什么?

举几个例子。

“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,中国政府削减对农业的补贴;”

这一条双方就有很大的差距。

中国农业品进口有一个基本的底线,就是主粮必须自给,杂粮可以放开。去年中国进口1亿多吨农产品90%都集中在大豆+玉米上,至于大米与小麦这样的主粮比例非常小。

这里涉及一个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问题。

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大国,中国每年要生产6亿吨粮食——这差不多是立国之本,至于进口大豆+玉米主要是为了改善老百姓食物水平(养猪、榨油、豆制品等等)。在极端情况下(进口断绝),中国政府的底线是,老百姓可以少吃肉、少用油,但是国内自产粮食要保证老百姓吃饱肚子。

所以,每年中央财政都要拨出几千亿给与农业补贴。比如种粮补贴主要覆盖大米、小麦、棉花、玉米四大类。所以,即使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价格,中国政府也能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冲击。比如,大米国际价格是3000/吨,中国政府收储价是3900元,国际棉花价格是14000,我们收储价是19000……这也是最被美方诟病的。美方一直要求中国削减甚至取消对种粮的补贴,企图以低价粮食冲击中国农业市场,扩大对华的粮食出口而不是局限于区区大豆这样的杂粮品种上。更深的意图是将粮食作为一种遏制中国的战略武器。

写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疑惑,为什么中国国内粮食收储价要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?同等价格为什么不买国际上的粮食?

原因很简单,中国政府不提高粮食收储价格,国内农民种植粮食就无利可图!无利可图耕地就要抛荒,中国就不能保证基本的口粮自给,而全球可供出售的粮食一共只有3亿吨!未来人类人口还在源源不断的增长(主要是非洲黑叔叔+MSL地区),14亿人口的国家口粮不能自给要仰仗国际进口……前景太恐怖了!

那么,为什么中国农民种植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?因为中国人多地少,人均耕地只有2亩多一点(现在是3亩多一点),人均耕地少+土地制度制约,导致农业无法产业化发展,无法根本上提高科技含量。

那么,为什么不改革土地制度,让农村土地可以集约流转,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?因为我们城市产业发展还不够,还不足以完全吸纳农村劳动力——过去三十年,中国城市化是渐进式发展,每年城市化大致提高1.2%,每年吸纳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,这种渐进式发展是非常正确的,如果贸然改动农村土地制度,在城市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下将大量的农民推向城市……请欣赏一下巴西、印度城市的贫民窟。

那么,中国农村什么时候才能改革土地制度,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?很简单,只有中国工业升级到高端产业——包括大飞机、汽车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等,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,就能最大程度吸纳农村劳动力,就能推动农村土地改革,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……当然,中国工业产业升级必然就会触动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,它们就会用各种手段遏制我们,比如,川普的贸易战就是这么来的。

看看,逻辑的闭环就这么又回到贸易战这个主题。

所以,中国绝对不可能同意削减对种粮补贴,把主粮市场让出来,任由美国低价粮食产品来冲击我们的基本农业,这是动摇国本,哪怕“不惜一切代价”打一场贸易战也在所不惜!

再说说国企的问题。

国企给国人印象很坏——“腐败、效率低”这些标签已经根深蒂固。但是,国人不知道的是,国企再中国经济种有三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。

关键领域的定海神针

公共领域提供普惠性的公共产品

对外投资(一带一路战略)体现国家意志的资本力量。

关于第一点,讲一个大豆的历史。

入世之前,中国世全球第三的大豆生产国,每年生产大豆1500吨左右,加入世贸之后,中国放开了杂粮市场,国际市场大豆蜂拥而入,由于美国大豆价格低,出油率高,很快将国产大豆打得溃不成军(东北这个中国的粮仓很多种大豆的都纷纷改种其它农作物),2004年,美国农业部配合大宗产品市场操纵大豆价格巨幅震动,将中国很多榨油企业干掉,到了2006年中国压榨油市场基本被外资控制(什么金龙鱼、鲁花统统都是)。

外资控制中国大豆、榨油产业后就毫不犹豫开始剪羊毛。

2007年开始,美国大豆价格一路飙升,从500/吨,最高涨到20087月的1650元!豆油也从5000/吨飙升到15000元,豆米白价格也翻了一倍;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一下子飙到20几元一斤,几乎是举国震动。

没办法,中国政府只能派出国家队进场,083月中粮、中储粮等国企开始收储大豆与国际资本展开拉锯战,天佑中华,8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,虚高的大豆价格暴跌,国际资本损失惨重,国家队抄底大量收储大豆作为国家战略储备,光是08年就买了700多万吨,以后每年只要大豆价格下降就买买买,一旦国际资本炒作大豆价格就动用储备砸盘,谁也不知道中国的战略储备是多少(这几乎是国家机密),所以,虽然中国大豆产业被国际资本击溃,但是,谁也不敢再炒作大豆价格。没有国家队(中粮、中储粮这些国企粮商)这个定海神针,中国现在的猪肉价格至少要翻一番。

另一个反面教材参考2010年淡马锡对华铁矿石加价90%

关于公共领域提供普惠性的公共产品,就不展开,简单说几点。

中国铁路客运白菜价、高铁白菜价、城市地铁白菜价、公交白菜价、农村水、电、气、网络白菜价……这些都代表这国家通过国企对全民基础公共产品的补贴,这些补贴客观上形成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大门槛。

关于对外投资,也是以国企为主。与民间资金只以利益为主的导向不同,国企对外投资往往都带着政治任务,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,不仅投的出去而且收得回来,与西方资本的竞争因为背后国家的力量往往也是碾压性优势。

因为上述3点的原因当然让西方国家对中国国企又恨又怕,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削减对国企的补助与支持,甚至是要求国企退出市场。

所以,关于国企的问题,我们与美方也是有着原则性的分歧。

关于知识产权的诉求中美双方也有很大的分歧。

这个分歧倒不是中国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,而是美方的要求非常过分——因为中国过去用“技术换市场”的条件“窃取”了美国大量的先进技术,导致美国知识产权损失达3000亿美元(川普原话),所以,中方必须废除这个“技术换市场”的“不合理”的壁垒。

这个要求完全是强盗逻辑。

为什么?

90年代开始,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搞了一个瓦森那协议,主要内容就是联合对华技术封锁。瓦森那协议清单中林林总总列了好几百款,包括精密仪器、精密机床、关键设备什么的都禁止对中国出口。这方面美国做得最狠最彻底,十几年来,美国否决了无数次对华精密仪器、设备的出口,强行叫停了无数次中国对美高科技产业的收购。

好吧,你对我封锁是你们的权利,但是,你要进入中国市场赚钱——我们难道不可以提出“技术换市场”作为交换条件?难道中国是西方的殖民地就应该无条件让你们来中国跑马圈地?难道中国人就应该一辈子在中低产业上做血汗工厂被你们剥削?

关于汽车关税25%的问题。

本来中国汽车关税25%是在加入世贸协议时白纸黑字写入的条款,不应该有任何争议。但是美国要耍流氓,拿这自己汽车产业2%的关税说不公平。

汽车产业是美国的优势产业好不好。我们难道不可以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?没有这个25%的关税,美日德这些外资会老老实实在中国合资建厂?会有我们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安等自主产业的发展?光是汽车产业以及关联的配套产业每年就可以解决上千万人就业。

同样,当遇到中国的优势产业,比如华为,美国为什么直接禁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?25%汽车关税还可以勉强说是贸易壁垒,禁止进入——你是直接关上大门好不好!这个公不公平?

这里多说几句。

国内一些脑子坏了的公知煽动小清新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——如果中国输掉与美国的贸易战——就会拆掉关税壁垒——这“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老百姓以后会享受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,更便宜的价格买国外商品”。

尼玛,外资难道是慈善家?千方百计拆掉中国的关税壁垒就是为了给中国老百姓谋福利来了?

如果说,中国降低关税后一开始外资进入,可能会比国内商品更便宜——那绝对不是外资个个是耶稣圣人,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,用低价干掉国内的自主产业,然后就会毫不客气的剪你们的羊毛!这样的例子太多了,比如前面的大豆的故事,比如90年代的富士胶卷,在俄罗斯就卖100多,在中国只能卖30,为什么?中国有乐凯俄罗斯没有。远一点还可以追溯到民国40年代,当时国民政府对美国敞开大门,美国货如水银泻地,民族产业一溃千里,“便宜又好用”的美国货最后变成权贵的专用品,民众贫穷困苦,政府财政不到一年就濒临崩溃。近一点的就是今天的非洲,没有自主产业守着丰富的资源也只能被外来资本一茬茬割韭菜。

没有自主产业,你就是外资案板上的肉。中国的关税壁垒根本上就是为中国的自主产业提供保护,保护你的饭碗不因为外资的冲击而丢掉!

扯了那么多,还是回到主题。

美方与中方的分歧表面上是贸易问题,是经济问题,本质上重大分歧还是关系到中国的核心战略安全的问题,这些核心利益问题我们根本无法让步。

就这样,中方还是一再呼吁谈判,希望用谈判化解双方的分歧,只要不触动中国的核心利益,经济上吃点亏也许就咬咬牙忍了。但是,美国根本不给我们谈判的机会,直接就掏抢顶住中国的脑门:

签署台湾旅游法;

拨款1800万美元资助ZD,是过去最高峰的3倍。

调集全球海军2/3的军舰在南海集结。

对中国展开301调查,宣布对中国500亿进口商品加税

当中国反击时,又追加1000亿。

中国已经别无选择,只能选择硬怼!因为我们不可能无条件接受美方要求,不可能在中国核心利益上妥协(这特么好像是一些精神美国人特别希望看到的)

下面,我们来谈谈中国贸易战的问题。

中美实力上有差距,这是事实。但是,是否代表着中美爆发贸易战中国就如同一些公知描述的那样——不堪一击,必输无疑?

当然不是,

中国有反击的实力,中国更有打赢贸易战的机会。

 

(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猫哥的世界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)


延伸阅读:中美贸易战背后,反思为什么小麦玉米也要进口

你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:

“种菜是中国人的民族天赋”

 

近在自家阳台、小区空地种菜

远在青藏高原、宁夏沙漠种菜

南沙造岛、非洲维和同时种菜

南极科考、探索太空不忘种菜



没有土,没有阳光,都没关系

我们总有办法把全世界打造成菜园子

种菜的民族你威武雄壮

 

从前小巴始终这么相信着,直到

我看了一篇关于荷兰农业的文章

和一些中美农业数据的对比

才不得不承认

种菜的民族,你的农业有点菜



荷兰的故事



荷兰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

第一是美国

第三是德国

第四是巴西

中国排第五

 

这一排名的背后

荷兰耕地面积是中国的0.86%

农业就业人口是中国的0.14%

这么说吧,都不及一个宁夏 


*数据来源:联合国粮农组织、国际劳工组织


而且,荷兰并不是农业国家

农业就业人口只占总就业人口的2.2%

(中国是17.5%)

农业增加值只占GDP的1.78%

(中国是8.56%)

 

是的,我们要聊的是一个效率问题

 

《国家地理》介绍荷兰农业时

以番茄种植业作为主要案例

这个案例格外好

因为tmd我国是作为反面典型出现的


(点击放大)


中国番茄产量世界第一

因为我们用了10万公顷

——世界第一的耕种面积来种番茄

每公顷产出58吨

 

荷兰的番茄产量并不算高

因为他们只用了1780公顷来种番茄

可是每公顷产出557吨……

中国的近10倍,世界第一

 

除了用地,荷兰每生产一磅番茄

仅用水1.1加仑(≈9.2升水/公斤番茄)

而中国嘛……生产一磅番茄用水34加仑

(≈283.7升水/公斤番茄)



尤为可叹的是

荷兰境内水网密布,河道纵横

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中国的2.5倍

他们不缺水,却比我们更节水

 

《国家地理》称这是

Doing more with less(用更少,做更多)

如果真要评一个种菜民族的话

我想荷兰人才是当之无愧


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?

技术细节不讲了,来看几张照片

人家的温室集群是这样的:



近景:



内部:



简直像在看科幻片……


而此时的中国

居然还有人自豪于

“一个空瓶子剖开我们就能种菜”

太小农了,这种想法太小农了

要改,要学



中国的故事

 

最近中美打贸易战

中国商务部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

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

清单里出现了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的身影


 

为什么中国要从美国进口这些?

难道我们自产的粮食不是更物美价廉吗?

 

是不是物美我不确定

但价廉这件事

小巴算了算账

结果是很让人意外和沮丧的



2016年

中国每生产一吨小麦

成本是375美元

美国每生产一吨小麦

成本是224美元

 

中国每生产一吨玉米

成本是334美元

美国每生产一吨玉米

成本是142美元

 

中美的生产成本差在哪里呢

我们把成本拆开来看:

 

*数据来源: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统计资料汇编、美国农业部


如你所见,生产资料和地租很相近

主要差在劳动力成本上

生产一吨小麦

中国所需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10倍

生产一吨玉米

中国所需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20倍

 

注意,世界三大小麦主产国是中印美

世界三大玉米主产国是美中巴

我们上面还是和美国比劳动力成本

若是跟印度、巴西比,悬殊更甚

 

和我们的常识不符是不是?

中国农民,用工成本不应该很低吗?



的确,中国农民的年收入

大约是美国农民的1/10

但最终每吨粮食的人力成本差出数量级

说明一件事:

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出

与美国相差几十倍

 

为什么会这样?

答案就是三个字:机械化



中国各省的故事

 

谈到机械化,就会有人提到地形:

中国的耕地面积比美国少

耕地地形比美国复杂

所以农业机械难以推广



这个天然缺陷我们承认

然而,地形绝非主要原因

对比河北、河南、山东与黑龙江就能发现

同样是平原较多的省份

前三省的每亩用工数量远高于黑龙江



因为黑龙江是中国大规模机械化农场

占有耕地比例最高的省份

而河北、河南、山东

则是中国农业人口最多的一些省份

 

现代农业并不需要那么多人

太多的农业人口反而会使地权分散

人均两三亩地

难以推广大规模机械化

或是其他现代农业生产



所以说,如何发展中国农业呢?

答曰:发展城市

将大量农村劳动力城市化

将大量的农民变成工人

之后才能谈如何铺开机械 

 

这背后还有许多制度问题、利益问题

但归根结底你要明白

中国农业的未来

并不需要那么多中国农民


在撰写本文之时,小巴看到了许多照片

照片里农民伯伯捧着粮食,脸上充满喜悦

这份对土地的特殊热爱

大概是我们自称“种菜民族”的原因


但与此同时,我又想起了那些悯农的诗

或是春种一粒粟,或是锄禾日当午

这些延续千年的思维与习惯,未必值得自豪

【会议报名】2018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论坛将在6月举行,欢迎报名和赞助,请点击文末的“阅读原文”!


【服务】IT高管会和北虹桥商务区合作为您提供整个大上海最优惠的工商注册、办公场地、税收减免等服务!欢迎联系邮箱:caocy@yeah.net,微信号:15810819897


【残保金】IT高管会和残联合作,帮您做百万残保金减免!业务合作请加微信:15810819897


【投融资项目征集】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:caocy@yeah.net,内容包括:项目名称、项目简介、行业分析、市场痛点、功能介绍、团队介绍、竞争对手、盈利方式、融资计划等。



【会议报名】2018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论坛将在6月举行,欢迎报名和赞助,请点击文末的“阅读原文”!

  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